目前正在走会签流程的2017年光伏标杆上网电价文件显示,Ⅲ类资源区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将调整至0.8元/千瓦时,这与2016年0.98元/千瓦时的电价相比下降幅度约18%。
以装机容量达20MW的项目为参照,把达到领跑者门槛效率的270W多晶组件、280W单晶组件以及290WPERC高效单晶组件三款组件进行对比,并对建设成本进行了核算。首先,我们对比一下光伏电站投资成本重头--组件的价格。
因此,如果高效率组件带来剩余成本降低的同时,因自身成本增加导致45%的组件成本上升过多,则反而会导致项目整体度电成本上升,项目收益率下降。在组件成本中占相当比重的硅片,是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随着最近超级领跑者的呼声越来越高,新的门槛出来后,单晶产能能达到标准的比例势必将大幅下降。随着技术改进带来的功率提升,量产单多晶组件功率差将进一步缩小,多晶组件仍将持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而剩余的成本中受组件效率高低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土地、支架、线缆、安装等环节,其实只占到总成本的20%左右。
高效多晶、单晶、高效单晶组件投资成本的比较在光伏电站投资中,组件成本占比约为45%,剩余的成本占到55%,因而在组件发电量一致的前提下,组件效率更高,可以在剩余的成本上节约费用。综合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组件功率每上升10W,可以给系统BOS成本带来约0.05~0.06元/W的差异。2016年开始,多晶硅片龙头厂保利协鑫开始切换金刚线切割,产能于近期陆续释放,与之配套的黑硅制程也持续加快,主要多晶龙头阿特斯、晶科、天合、晶澳、海润、晋能等陆续量产黑硅产线。
2016年大陆厂商借助领跑者计划热炒单晶市场,然实际增量不如预期,以单晶为主导的厂家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随着日本松下、美国Sunpower等单晶龙头减产裁员,日趋收缩态势,大陆的硅片端宣布了巨量扩产计划,然真正量产仍有待观察。集邦分析员年中采访隆基总裁时表示,价差在0.1美元内就促使终端系统业者考量性价比而选择单晶;价差多于0.1美元,表示终端需求选择多晶以争取更多利润。多机构预计2016年全球晶体硅光伏产品将在70吉瓦以上,比上年度增加近20吉瓦,多晶仍然稳定7.5成以上集邦分析员年中采访隆基总裁时表示,价差在0.1美元内就促使终端系统业者考量性价比而选择单晶;价差多于0.1美元,表示终端需求选择多晶以争取更多利润。
11月份以来,受金刚线切多晶产能释放、价格走低,而单晶硅片未有新的降本举措。0.1美元价差已然成了单、多晶间替换的黄金交叉区。
预期未来几周单多晶硅片价差还会持续拉大。据集邦新能源最新统计数据,上周单晶硅片成交均价达到US$ 0.81/ pc,特高效多晶硅片成交均价US$ 0.67/ pc,二者价差已达US$ 0.14/ pc。2016年大陆厂商借助领跑者计划热炒单晶市场,然实际增量不如预期,以单晶为主导的厂家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随着日本松下、美国Sunpower等单晶龙头减产裁员,日趋收缩态势,大陆的硅片端宣布了巨量扩产计划,然真正量产仍有待观察。2016年开始,多晶硅片龙头厂保利协鑫开始切换金刚线切割,产能于近期陆续释放,与之配套的黑硅制程也持续加快,主要多晶龙头阿特斯、晶科、天合、晶澳、海润、晋能等陆续量产黑硅产线。
多机构预计2016年全球晶体硅光伏产品将在70吉瓦以上,比上年度增加近20吉瓦,多晶仍然稳定7.5成以上。单晶通过2015年大量推广金刚线切制程,性价比略微接近多晶,单晶硅片龙头隆基因此向电池组件厂商承诺价格随多晶调整,并保持在0.1美元的价差内。分析师预计,金刚线切割制程是未来左右单多晶之争之因素。而且,大陆明年即将推出的超级领跑者计划,更加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多晶凭借金刚线切+黑硅+PERC组合,预期将占更多份额。
无所谓是单晶亦是多晶,理性的光伏企业,不会纠结于技术,而是会放眼于市场,提升性价比成为厂商最重要的挑战。有行业专家预计,未来的2017年多晶硅片会持续扩大性价比优势,其扩大的速度取决于黑硅以及金刚线切割制程的推广速度。
虽金刚线切割不能直接提升效率,然可大幅降本,行业预计最高约26%。所幸在过往十余年的进步中,不是以欧美日为主导的单晶,而是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的多晶技术进步和产业推广,大幅度降低光伏产品价格,降低发电成本,扩展了光伏发电市场
因投资失误拖垮企业的案例已有不少前车之鉴。光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个层级政府部门和官员的支持。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大型光伏项目投资金额巨大,涉及招投标事项多。还有一种最容易倒掉的公司是在外欠下巨额账款大的公司,这类公司有大公司也有小公司。企业不只要在技术上创新,也要在管理和运营上不断优化,来降低整体成本,以适应愈发低价的时代。光伏到底有多挣钱?如果补贴下降或补贴取消呢?如果2017年、2018年的低价竞争到了恶意乃至让一些投资者无法忍受的地步,那么还真可能会有企业看破红尘,离开光伏行业我不在这混了,去搞互联网、去搞生态农业,行不行?赚钱还未必比这少呢!。
也因此,没有新清晰的战略规划:坚持什么,改进什么;如何创新,如何固守,如何面对新竞争?第五种:过于依赖某一区域市场的企业如果过于依赖某一国家或区域市场,一但政策或市场有变,公司的生存就可能立即陷入生死存亡的境地。第四种:企业一把手知人而不自知的中型光伏企业有些中型的光伏企业已经成立有了一些年头,也在市场上打下了一定的江湖地位,而企业领导人也算是功成名就,到了可以歇一歇的时候。
第十种:擅长空手套白狼的掮客公司、空壳公司、打手公司随着相关监管政策的落子和市场的完善成熟,光伏行业不少躯壳公司仅靠着人脉和路条,就可以活得有滋有味的日子或许走到了末路(至少会减少)。光伏企业的掌门人们要注意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一要注意身体健康,免得进医院;二要处理好政商关系,多把心思放在企业治理与创新,免得进法院。
光伏产业正进入新一轮的产业整合期。一旦有个别中型、大型企业倒闭,可能会拖垮更多的企业。
第二种:没有核心技术,没有创新能力和动力的企业告别以规模优势取胜的年代,光伏产业正向高质高效的趋势发展,以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最终实现平价上网,这种潮流你阻挡不了。但大客户有时候也会面临资金紧张、施工暂缓、计划变更的情况。他们遍及光伏产业链的上下游各个环节。以往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已明显反转,以往靠着天天搞关系,不择手段搞路条、骗取补贴的企业将被挤出市场第十一种:战略性选择失误,同时欠钱太多的公司一些中型、大型公司,可能过去几年活得风生水起,但顺风顺水之下,更要避免战略性的投资失误。
再一种则是靠地缘、亲缘和血缘关系集资。第十二种:受不了恶性竞争,看破光伏红尘,主动离场的企业光伏企业虽然很诱人,但这里的生意也并不好做。
对这类企业来说,最忌讳的应该是经验主义:不同时间、不同市场、不同行业,面对不同员工或消费者,如果还想以过去的感觉做市场、做渠道,搞人脉,在光伏行业未必行得通。第八种:想靠集资、假众筹解决问题的部分企业按企业家冯仑的观察,民营企业配置资本资源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靠权力杠杆来配置资源,二是用市场的方法配置资源。
第七种:那些靠一两个大客户讨生活的公司大客户一词总是让做市场的人两眼放光。比如,上海就有一家并网逆变电器厂家,90%的产品都销售给英国市场,如今这英国市场的风景不再,这厂家的命运立马堪忧。
光头君分析认为,2017年及未来几年,以下12种光伏企业很可能在新一轮的产业整合与竞争竞争中陆续被淘汰。现在反腐风暴还在持续,打老虎运动未有停歇。就如《动物庄园》里的游戏,强者吞噬了弱者,拳头大的打赢了拳头小的,商业竞争极其残酷。第九种:迷恋政商关系,与老虎官员千丝万缕的企业家或老板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可以叫政治家,大大小小的老板也都被叫做企业家,政商关系就演化成领导和老板的关系。
过往的历史证明,真正在集资上死掉的大部分是草根民营企业家。在这个行业里,曾经只要模仿一下图纸,或是给人代工就可以赚钱,但那样的时代渐行渐远。
他们在功成名就之后,可能看人头头是道,看己昏头昏脑。英国这一市场突然生变,一些中国国内的中小光伏企业很快就面临倒闭的问题了。
第六种:跨界涉足光伏但习惯扭不过来的中小企业随着产业回暖,新进入光伏产业的其他资本也在明显增多。除非你靠上的是第一层级的大客户。